----------- DM信息网 www.dm79.com ----------
大多数宝宝在8-10个月开始无意识冒话,冒话过后,经过家长的正确引导,顺利开口表达自己的意愿。但为什么很多宝宝在冒话之后语言出现停滞或增长缓慢呢?是家庭教育出现问题,还是宝宝自身存在问题呢?经过与众多语迟宝宝家长的交流,发现家长在家庭教养过程中普遍会存在这5个动作。
1.不等宝宝开口大人迅速行动
在宝宝1~2岁期间,很多妈妈会犯这个错误。因为宝宝还不太会说,爸爸妈妈就太过“理解和体谅”宝宝了。宝宝一个眼神,或者“嗯嗯”两下,又或者用小手一指,你立即双手送上宝宝需要的物品。无需开口,宝宝就能达到目的。久而久之,宝宝就会习惯并依赖于这样的交流方式,迟迟不肯开口说话了。
2.用儿化语言和宝宝说话
在1岁至1岁半期间,大部分宝宝多使用单词句,且为名词,如饼饼、凳凳。1岁半到2岁期间,宝宝逐渐过渡为使用简单句,表现为名词+动词的形式,如狗狗跑。这个时期正是宝宝语言发展迅速的时期,词汇量的学习将会猛增。
但是,宝宝2岁后应该开始学习语法结构,即组词成句的规律。因为宝宝就是在2岁后,开始学习并掌握基本的语言应用。此时你一味地使用儿化语言和宝宝交流,就会缩减宝宝接触到的语言信息,剥夺了他学习组词成句的机会。
3.家里多种语言并存
家庭中语言体系多样会对宝宝的语言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爷爷奶奶说家乡话,爸爸妈妈说普通话,必然会让宝宝对同一物品、同一人、同一动作产生困惑。在理解这种区别和联系之前,宝宝不会轻易开口,这就造成了开口晚的结果。在生活中又用中文,又用英文,也会得到类似的结果。
4.大人少言寡语,和宝宝缺乏语言交流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宝宝缺乏基本的语言信息,无从学习,无从模仿,语言发展迟缓是必然的。
5.笑话宝宝发音不准
小宝宝也有自尊心,也很容易受挫。他有可能不理睬你,也有可能哭闹一番,更有可能就此对学说话丧失信心。
想让宝宝说得好,家长就要采用正确的教养方式,避免出现以上5个动作,从自身出发,给宝宝营造温馨、健康的成长环境,帮助宝宝快速迎来语言爆发期。
< 此信息未证实,请验明证件当面交易防被骗.如果是虚假信息请点:[举报] [案例] >
信息编号:[BM]1827001
信息主人:营养导师 >> 查看用户其他信息[查看]
联系方式:18353199968 (联系时,说明从DM信息网看到有优惠。)
详细地址:山东省济南市
发布的IP:113.128.214.227
DM信息网查出IP来路:
信息来源: [泰安DM信息网]
发布时间: 2019-07-11 10:57:25
选择图片:
热门:北京 上海 广州 杭州 福州 哈尔滨 海口 合肥 济南 昆明 兰州 廊坊 南京 青岛 深圳 苏州 沈阳 石家庄 汕头 天津 太原 唐山 武汉 无锡 潍坊 乌鲁木齐 温州 西安 厦门 烟台 郑州 珠海 大连 重庆 成都 长沙 长春 西宁 南昌 宁波 南宁 |
Copyright 2050-2025 DM信息网版权所有 举报投诉邮箱:656898733@qq.com
|